首页 > 新闻 > 正文

“大学美术”课:为大学生视觉素养定制

2018-03-29 13:48:14来源:美术报  

李绍铭(北京) 染槽工 油画 110×150cm 选自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大学美术是我们提出的对非美术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性

李绍铭(北京) 染槽工 油画 110×150cm 选自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

李绍铭(北京) 染槽工 油画 110×150cm 选自首届“全国大学生美术作品展”

“大学美术”是我们提出的对非美术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性课程,性质类似于“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大学英语”等。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与本项目的目标定位,我们将设定的“课程”分为:“课堂”内教学,意在通过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介入发挥作用;“课堂”外引导,超越常规课堂的体验、观摩、交流等。

“大学美术”是我们提出的对非美术专业的大学本科生开设的通识性课程,性质类似于“大学语文”、“大学体育”、“大学英语”等。依据美术学科的特点与本项目的目标定位,我们将设定的“课程”分为:“课堂”内教学,意在通过美术学科知识与技能的介入发挥作用;“课堂”外引导,超越常规课堂的体验、观摩、交流等。这里的“课程”便演变为一个系统,表现为课堂内外、穿越在校园之中。由此可见,“大学美术”更是一种以“课程”为纽带的立体的、多种形式复合的教学形态。

目标定位

通过“大学美术”课程的设置,全面提升非美术专业大学生群体的视觉素养,激活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与视觉认知力,同时情感在过程中获得慰藉。软性指标:激活学生所在学科专业的直觉思维、想象力与创造力,丰富他们的情感与对生活的热爱;硬性指标:美术学科的基本知识、美术经典作品的释读、视觉认知的4层级之上(通过“艺术测评”,我们可以将目标人群的“视觉认知”分为5个层级:普通人为1-2层级,实现基础教育美术课标水平为第3层级,较好的视觉认知素养为第4层级,专业美术院校毕业的优秀本科生为第5层级)。

课程系统

1.课堂教学——以经典作品语言释读为核心的教学;2.课外(校内专用实践场所、流动美术馆)、(校外美术馆、博物馆沙龙)——围绕特定主题展开的品鉴教学;3.社团活动——纳入“课程”延展的一切社团活动;4.校园互动——校园景观与公共空间艺术品置入的整体规划与互动。

本课程计划紧紧围绕“视觉认知”链接课程教学的所有内容。“视觉认知”复合着知识与技能,必然延伸为课堂内外。课堂教学是知识传授的寻常途径,服务于视觉认知,就是经典作品的感知与语言释读。当然今天的课堂教学已经实现了全新的变革:多媒体手段、研讨方式、翻转课堂(将学习的决定权从教师转移给学生)、慕课(MOOC)……

课堂之外,重在“技能”传授,以两种通道予以实现。其一,是校内的专业实践场所,主要用于学生的媒材体验,它是伴随经典释读的辅助手段。实践并非完全意义上的创作体验,更多是对经典作品材料与创作过程的感悟。其二,是校外的美术馆与博物馆,这是提供特殊“场域”情境的一种艺术感受,学生逡巡在美术馆的作品间,获得不同寻常的体验。教学过程:辅助以课前的知识准备,课中的交流与互动,课后的体会与感想。这一视觉认知的“技能”养成是其他途径无法替代的。

此外,校园活动与环境营造也直接关联课程的延展,尤其是社团活动对视觉的诉求与参与、校园景观与公共空间艺术置入的规划与互动等,都应纳入课程体系之中。整个校园,因“大学美术”课程的参与而活跃,课程教学也同样受益于延展的活动与环境——一种积极的反哺。

内容设定

基于“视觉认知”的定位,课程内容的遴选紧紧围绕“视觉”素养的提升而展开。当代视觉方式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读图时代”造成图像极度泛滥,在泥沙俱下的图像包围中,学生视觉认知因为频繁“冲击”而麻痹与迟钝;另一方面,艺术的多元格局也造成审美标准的模糊,艺术观念花样翻新,艺术形态“你方唱罢我登场”,学生的艺术感悟因为混乱而不知所措。由此,澄清与修正学生的视觉认知显得极为重要与迫切。我们在设定“内容”时:从“标准”上,兼顾传统与现代,中国与西方,尽可能包容与兼容;从方式上,有意回避过去长于知识释读的“欣赏”教学,突出作品语言的“视觉”感知与体认,激活学生的视觉思维,提升视觉素养。

为此,“大学美术”课程设定的内容为:视觉素养与美术作品的释读、中国传统书画艺术、西方油画艺术、视觉形态设计(包括平面与信息设计、产品设计等)、中外雕塑艺术、环境与景观艺术、中外建筑艺术、民间与工艺美术、当代艺术等

教学方法

1.课堂——情境教学为主,重在对作品感知与语言的初步释读。所有美术知识均通过“翻转课堂”自学获取,辅助以慕课等;2.课外——实践体验为主,重在对语言与材料的感知;3.校外——对经典作品的进一步释读与情境体验;4.社团活动与校园互动均包含美术与设计学科的介入,需要整体设计与渐进策略展开;5.辅助策略——基于互联网的网站、微信、视频等复合手段、人工智能、大数据。

责任编辑:hnmd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