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为卡梅隆正名 科幻电影绝不是儿戏
斯皮尔伯格讲述《第三类接触》的拍摄初衷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海报
相信很多人都记得大导演詹姆斯·卡梅隆不久前吐槽漫威电影的事:他在西雅图的流行文化博物馆推广新纪录片系列《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时直言,虽然他对《复仇者联盟》系列没有偏见,但他为科幻题材被这类超级英雄电影占据太久而感到忧虑。
“卡神”的此番言论在影迷群体中引起轩然大波,有人反指他太久没有作品面世,只会耍嘴皮子。但随着《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的播出,种种喧嚣如潮水般退去。该系列片豆瓣评分高达9.4分,成功为“卡神”正名。
初衷:探究科幻作品的意义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是AMC推出的纪录片系列。詹姆斯·卡梅隆担任执行制片人及主持,他请来众多业界大师,通过分析科幻小说从起初被人们崇拜到如今轰动影视界的成功演变,深度探究科幻作品的历史及现实意义。
在开场白中,詹姆斯·卡梅隆直抒胸臆:各式各样的科幻电影一直是我的心头好,我喜欢那些想法带来的力量,喜欢那些宏大的问题:“宇宙中有什么?”“世界将会如何终结?”“科技会毁灭我们吗?”而最重要的一个问题是:“我们能从这些精彩的故事中学到什么……”这说出了每一个科幻迷的心里话。
在卡梅隆看来,科幻电影绝对不是儿戏,也不是简单的“爆米花”。这或许就是他看不上漫威电影的原因:“我希望我们能很快对《复仇者联盟》感到厌倦,并不是说我不喜欢这些电影,只是,除了雄性激素过高、没有家庭的男人们花两个小时拼死冒险顺便摧毁城市之外,我们还有其他故事可以说。”
嘉宾:请来的都是业界大咖
《詹姆斯·卡梅隆的科幻故事》共分六集,分别是《外星生命(Aliens)》《外太空(Space)》《怪物(Monsters)》《黑暗未来(Dark Futures)》《智能机器(Intelligent Machines》《时间旅行(Time Travel)》。
在片中亮相的都是业界鼎鼎有名的人物:雷德利·斯科特(《异形》《火星救援》《银翼杀手2049》《普罗米修斯》) 、史蒂文·斯皮尔伯格(《侏罗纪公园》《E.T》《头号玩家》)、乔治·卢卡斯(《星球大战》)、吉尔莫·德尔·托罗(《环太平洋》《地狱男爵》《水形物语》)、克里斯托弗·诺兰(《盗梦空间》《星际穿越》)、保罗·范霍文(《她》《星河战队》)、吕克·贝松(《第五元素》《超体》《星际特工》)……这些大师分享的经历和感想,让流行文化博物馆的科幻奇幻名人堂熠熠生辉。
詹姆斯·卡梅隆认为,如今科幻电影已分裂为两大类:一类是极端逃避现实,不需要任何科技顾问,就像《银河护卫队》这种纯粹好玩的电影,而“不在乎这些宇宙飞船是怎么运作的”;另一类则是像《火星救援》《星际迷航》这种“对科学负责任的科幻电影”。至于卡梅隆和座上宾们则无疑是把科幻电影当做探索世界、了解人性的一种方式,就如奇诺·里维斯所说:“科幻电影作为一种类型,总会包含着社会、政治、文化等种种信息。这不是普通的世界,但它也面临着我们这个世界所面临的问题。”
首集:老斯回忆起童年故事
在第一期节目中,卡梅隆与斯皮尔伯格就《第三类接触》《E.T.》等作品进行了交流。被称为“老顽童”的斯皮尔伯格在作品中始终保持童真的色彩,他坦言:“宇宙的概念是我爸爸灌输给我的,他用一个卷毯子的硬纸筒制造了一个直径5厘米的反射望远镜,然后我就看见了木星的卫星——那是他指给我看的第一个天体。我还看到了土星环,那是我六七岁的时候。”
1977年上映的《第三类接触》是斯皮尔伯格的代表作之一。该片被视为科幻电影的一个里程碑,影片将外星人描述为温和友善的,而不像此前的电影几乎都将外星人塑造成邪恶的怪物。这同样来源于斯皮尔伯格的童年经历:“有天半夜,我被父亲叫醒,他带我去看狮子座的流星雨。在新泽西州的某处小山坡,几百人躺在野餐凳上,那个场景后来就出现在《第三类接触》里。我们一起枕着军用背包,抬头望着夜空,每过大概30秒,就会有一道很亮的光从夜空中划过,多么美好。我看着星空说:‘如果我有机会拍一部科幻电影,我希望那些家伙是为了和平而来的。’”善孕育更伟大的善,这就是斯皮尔伯格心目中科幻作品的作用。
当然,科幻作品中的外星生物并不总是友善的。《独立日》主演威尔·史密斯认为,关于外星侵略的电影,是对人性黑暗面的隐喻,与其说是外星人侵略并摧毁地球,不如说是人类摧毁了自己的星球。科幻作家尼迪·奥科拉弗也在节目中表示:“我们借外星人勾勒我们的梦想、希望与渴望。而更常见的是,我们借外星人来表现我们对未知的恐惧。”(记者 邵梓恒)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她把西湖船娘这一角色演活了 记《楼外楼》秋水的扮演者汤晶晶
下一篇2018-06-06 14:23:32
-
如何狙击网络黑产? 中国迎来空前的“隐私危机”
上一篇2018-06-06 13:5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