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分ICO项目套“洋马甲”逃避监管 防控风险须形成国际监管合力
去年9月4日,央行等多部门联合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叫停ICO(首次代币发行)非法公开融资炒作。一年过去了,记者近期深入行业内调查发现,众多虚拟货币在过去一年里经历了“过山车”行情:冲上历史新高,如今跌入低谷。而新政之后,又有为数不少的项目打着国外基金会的旗号,不但顺利完成了ICO,而且登陆与国内相关的交易平台,以区块链之名行“割韭菜”之实,整个发行过程更为隐匿。相当数量的投资者经历了两次以上“腰斩”,损失在九成以上。
明确叫停
主流虚拟货币普遍跌幅超过70%
有专家表示,ICO发币项目大多存在问题,有不少项目发币的初衷就不是为了改变行业痛点,而是炒高之后“割韭菜”赚钱。
临近9月4日时,比特币与众多ICO代币已经跌入今年以来的谷底。与最高点价格相比,比特币、以太币、莱特币、柚子等主流虚拟货币普遍跌去了超过70%,也就是经历了至少两次“腰斩”,“空气币”贬值速度则更为惊人,跌去90%的比比皆是。
然而,这还不是利空的全部。8月21日晚,一则突发消息再次给币圈扔下一颗炸弹:金色财经、大炮评级、比特吴、深链财经等多个区块链媒体公众号被腾讯封号。腾讯方面表示,部分公众号涉嫌发布ICO和虚拟货币交易炒作信息,违反《即时通讯工具公众信息服务发展管理暂行规定》,已被责令屏蔽所有内容,账号被永久封停。
一则北京市朝阳区有关部门发布的《关于禁止承办虚拟币推介活动的通知》显示,根据全国互联网金融风险专项整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关于进一步开展比特币等虚拟货币交易场所清理整治的通知》的规定,要求各商场、酒店、宾馆、写字楼等地不得承办任何形式的虚拟货币推介宣讲等活动。
ICO的迅速发展引起监管层的关注是很正常的。ICO具有众筹、募集资本的功能,放任发展有较大的潜在风险。大量没有前途的项目甚至项目本身就是欺骗圈套,不仅让投资者承担巨大风险,也让真正区块链创业团队颇多抱怨,实际上造成了劣币驱逐良币的不良后果。2017年9月4日,央行等7部门发布《关于防范代币发行融资风险的公告》,明确叫停ICO。这次整顿主要是发出风险警示和保护投资人利益,对迅速改变ICO乱象,有相当大的意义。
事实上,在过去一年里,国内持续打击ICO的坚决态度有目共睹。一方面,国内虚拟货币交易平台、发币平台基本被关停、屏蔽,一般上网方式已无法访问;另一方面,人民币与虚拟币直接兑换被叫停,ICO炒作的重要资金来源被切断。此外,参与ICO币投资的人群数量快速上涨局势得到控制。与去年9月4日之前投资者跑步入场“掘金”相比,随着参与的门槛大幅提升,新增投资者数量极为有限,市场风险得到有效防控。
中国社会科学院金融研究所所长助理杨涛曾表示,很多ICO发币项目存在问题,要么是没有任何价值的“空气币”,要么整个生态还有待进一步完善。有不少项目发币的初衷就不是为了改变行业痛点,而是炒高之后“割韭菜”赚钱。
在国内对ICO采取强有力措施后,随着ICO风险的不断暴露,各国普遍开始加强监管。中海基金督察长黄乐军称,包括美国在内的越来越多的国家,甚至是一直持支持态度的日本、英国等国也开始加强对虚拟货币、ICO和虚拟货币交易所的监管,逐步开始重视因虚拟货币引发的消费者、投资者保护问题。
ICO第三方跟踪机构的数据显示,8月全球ICO融资总额约为1.95亿美元,与今年1月份数据相比减少近87%,成为2018年目前表现最差的月份。来自中国的ICO项目资金缩减,被认为是造成数据大幅下滑的重要原因,侧面印证了政策的强有力。
花样翻新
套上国外基金会马甲逃避监管
尽管国内交易平台相继关停,但记者发现,用人民币购买ICO币其实依然不算困难。
目前主流的交易方式是场外交易,也就是所谓的OTC。记者登录OTCBTC、CoinCola等多个平台看到,平台专门设有场外交易专区,通过支付宝、微信或银行转账,可以较为快捷地用人民币购买到比特币、泰达币、以太币等虚拟货币,且由平台提供担保。然后再进入币币交易专区,用比特币、泰达币等可购买任意ICO币。
据知情人士透露,所谓的场外交易类似于淘宝购物,交易平台只是搭了一个通道,撮合买卖双方完成人民币与虚拟币之间的交易。平台上的卖方看似自然人,但背后不排除是一个公司或团队运作。“看上去整个过程平台无责,也不违反相关政策,但场外交易事实上变相给ICO币交易开了一个口子。”该人士认为。
据国际咨询公司Tabb Group的最新报告显示,比特币的场外交易市场比交易平台市场的规模大两到三倍。场外交易购买来的比特币、泰达币,有很大比例被用于购买ICO币。
来自政策的精准打击,是造成ICO在国内衰退的重要原因,这毋庸置疑。业内人士表示,除此之外,与过去一年来上百个新ICO项目涌现,频繁收割散户致场内存量资金不足,以及原有项目迟迟没有进展有密不可分的联系。这带来的直接结果就是,ICO逐渐失去赚钱效应,投资者热情减退。
行业研究机构区块律动统计了今年上半年在币安、OKEx等5家国内投资者最常使用的交易平台上的项目发现,这期间,5家交易平台共上币337个,刨除重复共有264个币种。这大致等同于国内外发行的264个ICO可供交易的代币。
截至8月21日市价计算,这264个上币项目破发率为98.8%,仅有3个项目出现了上涨。其中,跌幅最大的WBTC代币跌幅为99.86%。币价下跌区间基本集中在70%到98%之间,其中绝大多数项目从运行状况看可以归类为“空气币”,即毫无价值。
跌幅居首的WBTC究竟是什么?通过业内人士提供的资料可见,这是一个由中国团队主导的比特币分叉币,以比特币为基础,但声称技术更优。根据公开的资料及宣传材料显示,核心团队名单中有多位曾在迅雷公司任职的高管,如发起人张玉波为迅雷原高级副总裁,技术成员李金波为迅雷原技术合伙人,顾问邹胜龙为迅雷原董事长兼CEO等。
ICO币大面积严重破发,使大批投资者血本无归。投资者刘先生控诉说,他从最初在聚币网上投资虚拟币开始,到去年9月4日后转投服务器在海外但主要面向国内的交易平台,最初投入的8万元如今只剩不到2万元。据他所知,有些人甚至贷款、借钱炒币,经历两次“腰斩”算是亏得少的,亏损在九成以上的大有人在。
尽管市场不景气,但ICO项目仍旧不断涌现,只不过整个过程更为隐匿。今年上半年,记者曾在一处创业孵化基地见到一位ICO项目方负责人。他描绘出了自去年9月4日之后ICO发币的普遍“新生态”:为逃避监管,首先在新加坡设立一家基金会发行ICO,声明不接受来自中国的投资者及个人投资,只接受国外大客户投资。但事实上,项目接受的国外大客户投资资金主要来源仍为散户,采用代投方式,“出了事散户会找大客户,不会直接找基金会。”对外宣传中,白皮书中的外国人面孔通常是花钱雇来“充门面”的。通过层层包装,短短几个月时间里,就能募集到相当于两千多万元人民币的以太币。自始至终,关键人物几乎不会出现在公开宣传材料中。
令人质疑
上市公司疑似参与ICO项目
除了ICO市场依旧火爆外,记者发现,在参与者中疑似有上市公司的身影。
最近一年,炒作区块链概念的上市公司不断涌现。在股市行业网站“同花顺”概念股栏目下,甚至设有专门的区块链板块,涉及83家上市企业。这些企业绝大多数属于主动或被动蹭区块链热点,但也有企业一直在为发币做前期准备,推出相关APP软件,让用户每日领取数量明确的“某某石”“某某钻”等“糖果”,并登记在区块链上。尽管暂时不能交易,一旦政策条件具备,可以用比特币、以太币来进行币币交易,这些“糖果”立刻能转为虚拟货币,有开展ICO前期准备的嫌疑。
上市公司奥马电器最近也被曝出疑似存在ICO发币,在不少人看来是板上钉钉的事,主要理由是ICO币项目QOS白皮书公布的核心团队中,出现了多个奥马电器高管的名字。这一点在奥马电器的辟谣公告中也得到证实。
奥马电器的公告表示,据QOS项目白皮书介绍,项目核心团队为张哲、汪怡宁等人,其中张哲曾在公司担任副总经理职务、汪怡宁曾在公司全资子公司钱包金服(北京)科技有限公司公司任职,张哲、汪怡宁均于今年7月辞去上述职务,张哲、汪怡宁目前在公司参股子公司数字钱包(北京)科技有限公司任职。公告还称,上述人员参与QOS项目均为其个人行为,公司旗下控股、参股公司均未参与QOS项目。而且,董事长赵国栋担任QOS项目的顾问也是其个人行为,与公司无关。
社会对奥马电器的质疑源自QOS币价暴跌。QOS项目自称是由注册在新加坡的QOS基金会发起的项目。在FCoin交易第一天涨停,但之后连续两天跌停,到第4天币价已经暴跌85%,投资者损失惨重。一些投资者随后在社交媒体维权表示,之所以投资QOS主要看中的正是项目方上市公司背景。
尽管奥马电器一再撇清关系,但有投资者抛出新的质疑。QOS项目的核心团队来自奥马电器,而且这一项目把赵国栋旗下的钱包金服、停车钱包等作为重要场景落地业务,似乎使得QOS与奥马电器之间有着难以言传的关系。
防范“爆雷”
须形成国际监管合力
尽管一年来国内及时叫停ICO起到了显著成果,但从现实状况看,继续严厉打击ICO,防范金融风险,避免盲目的投资者血本无归依然任重道远。
随着ICO币破发愈演愈烈,项目存在“爆雷”可能性。近期,已有艺术链、英雄链、太空链等多个ICO项目曝出风波,投资者大都集中在国内。
专家认为,对经调查确定涉嫌诈骗、非法集资等违法行为的,应尽快采取措施,不应姑息。
最近,区块链自媒体大量出现,不少扮演着“韭菜收割机”的角色。除了承接项目方的广告业务,许多自媒体还承接软文撰写、项目专访、线下沙龙等,对ICO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的自媒体阅读量不到200的软文张口开价10万元或者多个比特币,有的视频专访1分钟1000元。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货币所研究员李虹含表示,一些自媒体大号存在虚假宣传问题,误导投资者投资虚拟货币,部分区块链媒体甚至与发币方联手,利用股市操作手法“坐庄”,对虚拟货币采取暴涨暴跌操作“割韭菜”。北京金融局相关负责人认为,对这些参与ICO炒作的自媒体,要继续坚决采取关停等措施,彻底斩断利益链条。
对ICO的监管,宜探索国际合作形式。在国内政策趋严后,一些项目方跑到了日本、韩国、新加坡继续发币,有的交易平台将注册地及服务器搬到了马耳他等地,但吸引的仍旧主要是国内投资者。从中也可看出,ICO监管要想起到更大效果,必须坚持国际合作。只有形成国际监管合力,才能对ICO行为做到有效防控,及时遏制“割韭菜”的“空气币”在国内继续滥发,保护投资者利益。
责任编辑:hnmd003
精彩推荐
阅读排行
-
人人网靠“卖资产”扭亏 二季度净利润1.66亿美元
下一篇2018-09-14 16:11:50
-
新款iPhone被指审美疲劳 黄牛称“无法确定是否入手”
上一篇2018-09-14 16:05: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