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新闻 > 正文

《生活大爆炸》出衍生剧这种操作在中国可行吗?

2018-09-25 10:44:24来源:新京报  

漫画/赵斌9月24日,美剧《生活大爆炸》开始播出第十二季,这是该剧的最后一季。对于很多不愿和该剧说再见的观众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小谢...

漫画/赵斌

9月24日,美剧《生活大爆炸》开始播出第十二季,这是该剧的最后一季。对于很多不愿和该剧说再见的观众还有一个选择,那就是《小谢尔顿》——本剧第二季将在同一天播出。这部讲述《生活大爆炸》主人公之一谢尔顿少年成长经历的衍生剧,自去年开播以来,总体评价相当不错;虽然因为喜剧类型略有差异无法完全接替原剧集的地位,不过也算是近两年喜剧类美剧中的佳作。“衍生剧”这种英美电视剧界很常见的操作,在中国有可能生根发芽吗?

衍生剧有别于翻拍或续集

通过原剧集中的人物或设定再创作,也就是所谓的“衍生剧”。它有别于翻拍、戏说或续集。这种创作方式可以说在英美电视剧界很常见,在近些年也逐渐被中国观众所了解。比如另外一个同样将迎来剧终的现象级大剧《权力的游戏》,也确认要开发多部衍生剧;在红极一时的《绝命毒师》中有一个虽然出场不算太多,但是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黑道律师,以其为主角的衍生剧《风骚律师》已经播出了五季,来自各方的评价都非常高。

追根溯源,这种创作方式甚至不能算是影视领域独创。美国经典文学中的《哈克贝利·费恩历险记》可以看作是《汤姆·索亚历险记》的“衍生”作品,因为它不同于一般的续集、后传,是用原书中主角外的人物单独成书。中国观众更熟悉的《金瓶梅》,其实就是从《水浒传》中西门庆、潘金莲等次要的角色衍生而出的全新故事。在民间文学中,同一个人物在完全不同的故事里来回串场更加不受限制,是一种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

当然,文学作品和影视作品因其创作规律不同还是有所差异,同时衍生也不意味着一定处于次要或者附庸地位,天生低“原配”一等。对于我们来说,更有思考意义的是,这样一种创作方式是否能为国内影视剧所借鉴?

衍生剧是市场下的顺理成章

首先,我们必须明白衍生剧的产生是由美国影视市场的基本规则所决定。在美国,历来就有高度重视电视剧收视调查数据的传统。新播剧集通常都有试播集这样一道生死门槛,一旦试播收视率失败,整个剧集都可能取消。大家现在很熟悉的“分季”方式,本身也是一种残酷考验:电视台会根据每一季的收视情况决定是否会“续订”下一季;除了那些很容易保证收视率的大作,很少有剧集可以一次获得多季续订。

在这种竞争极为激烈而且高度重视短期数据的市场条件下,一部热门剧集的衍生剧因为自带原剧集观众的兴趣和关注度,至少能保证试播收视率不会太低,确保一季的制作;已经在原剧中得到市场验证的风格,也可以让新剧“复制”过来,从而更容易得到认可。如果是同期播放的衍生剧,还可以配合原剧集进行宣传,使一份力收获两份效果。所以说,衍生剧的兴起其实就是一种市场规则之下顺理成章的逻辑。

以此获得成功的衍生剧确实不少。除了前面提到的《小谢尔顿》和《风骚律师》,历史上堪称最成功的衍生剧可能是上世纪九十年代的《欢乐一家亲》。这部剧的主人公只是原剧集《干杯酒吧》里的一个配角——一个酒吧常客、心理医生。两部剧都延续了整整十一季,《干杯酒吧》号称影响了一代美国人,《欢乐一家亲》则号称美国电视剧历史上最伟大的喜剧之一。《犯罪现场调查》《神秘博士》等等长寿剧集所催生的大量衍生剧也多有相当好的成绩和口碑。

甚至还出现一些更加复杂的“衍生”方式。DC漫画改编的电视剧《绿箭侠》衍生出《闪电侠》,两剧再一起衍生出《明日传奇》《女超人》。这四个剧集一起播出,虽然有各自的情节,但是人物也会经常互相串场、剧情互相影响,这种互动模式一般被人们称为“联动”。每一次多剧联动都能带来一次收视率的高峰。他们的竞争对手漫威手笔更大。大约是来自“复仇者联盟”系列电影中的经验,先有计划性地依次推出《超胆侠》《杰西卡·琼斯》《卢克·凯奇》《铁拳》《惩罚者》五部各自相对独立的电视剧,然后再把所有五个主角合在一起拍摄《捍卫者联盟》。以上两个案例可以说把衍生剧这种模式玩出花了。

衍生剧也并非保险箱,但比非衍生剧成功率更高

不过,千万不要以为衍生剧就一定能成功。最为经典的美剧之一《老友记》,也曾经响应市场的号召推出过一个衍生剧《乔伊》,然而结果却是彻底失败。即使当时《老友记》刚刚结束,市场空缺正需要同类型喜剧填补;即使《乔伊》完全模仿了《欢乐一家亲》的成功经验:让一个人物来到一个全新的环境,讲述他和亲人重聚、结交新的朋友、经历事业的挣扎,这些都无法阻止观众投下的差评票,总结来说就是“乔伊”变得不再有趣、毫无吸引力。

另外一部曾经在九十年代被引进过的美剧《海滩救护队》,也在大获成功后推出过衍生剧《海岸侦探》,这是一个海滩救护、侦探、X档案、喜剧等等乱七八糟元素的大杂烩,结果几乎是恶评如潮,连第二季都没撑过去。

即使一些按市场来说不算非常“失败”的衍生剧,也可能会因为观众期望太高,所以收获更大的失望。试图复制原剧集的衍生剧通常毫无新意、没有创新性;试图突破原剧集的,又容易让原剧集忠诚粉丝感到不满。比如号称美国最长寿律政剧的《法律与秩序》衍生剧众多,其中《法律与秩序:洛杉矶》和《法律与秩序:大陪审团》观众反馈呈现好评和恶评两极化,最终都没能活过一季。

这就好像名人的孩子,固然可以获得比普通人高得多的起点,但是想摆脱父母成就带来的阴影可就难了,一旦行差踏错,也更容易招来批评和质疑。

即便依然存在风险,衍生剧终究是一种非常重要的创作模式。2018年美国一个研究也表明,从统计数据进行分析,衍生剧比非衍生的剧集市场成功率要更高。那么中国为何很少看到这种类型的创作?

网络剧这块试验田有可能发展中国的衍生剧

作为对比,中国的影视剧市场与美国有很大差别。因为种种原因,国内电视剧基本都需要一次出完剧本、一次性拍完后,才能向电视台销售;同时制作行业整体上也不如美国专业化、工业化。这些原因都使得制作者无法像美剧那样边拍边播,也无法根据每一集、每一季的反馈去修正后续剧情。想借助当前播放热度拍摄衍生剧就更加困难、收益更低,与其如此倒不如拍摄续集、正传更加容易。

而从内容创作的角度看,衍生剧的产生也有非常严格条件限制。就像前面所讨论的,成功的衍生剧无不是来自一个成功的人物,他的“设定”还要适合支撑起一个完整的、吸引人的故事。否则观众完全不可能买账。并且主要剧情还要给次要人物留下足够多腾挪活跃的空间,要是所有的事情都被说死了,那也没有必要去拍衍生剧。这些都对编剧的功力以及演员的演技要求非常高。可惜目前国内大部分影视剧在这一点上,尤其是“次要角色”的塑造和用心上还有很长的路要走。

即使不考虑以上所有这些问题,拍摄衍生剧还涉及很复杂的创作团队协调、演员协调、法律协调等问题,也不是目前这个缺乏相关经验的市场所能够支持的。而没有成功的经验又意味着无法培养观众习惯、很难获得投资,这似乎形成了一个死循环。

从实践上看,国内最接近于衍生剧的一种创作模式大概是某些历史剧。比如《神探狄仁杰》这个故事的各种版本的影视剧;比如《大军师司马懿》《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都来自于《三国演义》,但是人物视角、叙事方式与经典《三国演义》各自有所不同。毕竟说到被人们熟知和喜爱的人物资源,又有谁能比《三国演义》多?然而这种模式最怕落入戏说的窠臼,同时还存在对经典改编不当的批评风险。

好在中国还有网络剧这样一块试验田。相对于传统电视台电视剧,网剧更加注重时效性数据的反馈、与观众的即时互动,也追求更快的投资回收周期。这些可以说都是未来诞生衍生剧的土壤。网络剧的营销也重视发挥互联网的非线性特征,通过再剪辑的花絮、幕后记录、番外、剧情集锦等“周边”形式的短视频,作为正剧之外的补充和宣传,虽然相比于一个正经剧集还很遥远,但是未必不能由此为基础发展出一种符合中国文化和市场情况的衍生剧形式。

纵观中国影视剧的这几年的发展,除了少数精品,对于原创剧本、知名品牌、文学著作大多都采取一种粗犷的、破坏性、让人心痛的一次性开发。但是竭泽而渔终究不能长久,穷则求变,类似衍生剧这样一种细水长流、精细操作的方式,可以最大化地发挥出一个作品的知识产权的价值,也许会逐渐成为大部分制作者不得不考虑的选项。

宅殆(剧评人)

责任编辑:hnmd003